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1]。它影响了全球超1亿的人口,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难题[2]。
银屑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银屑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影响着各国、各种族、各年龄阶段的男性和女性。根据WHO年的《银屑病全球报告》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一亿银屑病患者,其中我国的银屑病患者人数就高达万,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患病率为0.47%[2]。在我国的这些患者里,近60%患者的病程年限超过10年,超过50%的患者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3]。而且银屑病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和并发症,这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银屑病分型及各分型的临床表现[1]
关节病型银屑病
大约6%的银屑病为关节病型银屑病[3]。关节病型银屑病的受累关节可表现为肿胀、疼痛、晨僵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呈进行性进展。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导致残疾。其典型特征是甲改变,常表现为点状凹陷、甲剥离、甲下角化过度等,点状凹陷是关节病型银屑病远端指间关节受累的特征性表现。
寻常型银眉病
点滴状银屑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个体,皮疹初发呈向心性分布,多位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临床表现为1~10mm大小境界清晰的红色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覆以少许鳞屑。
斑块状银屑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约占银屑病的80~90%。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现象,包括如下:
1)滴蜡现象:红色斑块,境界清楚,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易刮除。刮除厚层鳞屑犹如轻刮滴蜡;
2)薄膜现象:去除表面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3)点状出血现象:再继续刮除薄膜,出现筛状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
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脓疱有针尖至粟粒大小分布密集广泛,可累及甲、手掌、足跖,数小时后,脓疱融合形成大片脓糊,同时伴有发热肌痛、白细胞增多等中毒症状。一般1~2周后脓疱干燥结痂,病情自然缓解但可反复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地图舌、沟状舌、皱襞舌等。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通常局限于手掌及足跖伴或不伴有经典的斑块状皮损。连续性肢端皮炎和掌跖脓疱病是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两个特殊类型。
红皮病型银屑病
一种少见的重症银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红斑几乎覆盖整个体表。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等不适,并伴表浅淋巴结肿大、低蛋白血症等。
知识库
Q1
银屑病的鉴别诊断要点[1]
当银屑病的症状不典型时,需要根据银屑病病史或家族史、发病诱因、伴随的皮疹等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等和其他疾病做出鉴别诊断。
斑块状银屑病:需要与特应性皮炎、慢性苔藓样糠疹、扁平苔鲜、玫瑰糠疹、毛发红糠疹、二期梅毒、蕈样肉芽肿等疾病鉴别。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需要与湿疹、手足癣、掌跖角皮症等疾病鉴别。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需要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角层下脓疱性皮病、IgA天疱疮、Reiter病、婴儿肢端脓疱病、药物反应等鉴别。
关节病型银屑病: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病、骨关节炎等鉴别。
红皮病型银屑病:需与其他原因的红皮病鉴别。
Q2
指南推荐: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
斑块状银屑病是银屑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控制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皮损清除,减少复发,目前大部分中重度患者需要进行系统治疗或光疗。系统治疗的药物有维A酸类药物、甲氨蝶呤、环孢素、雷公藤多苷、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六种,其中生物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时起效快,耐受性好,具有很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小结
虽然银屑病无法治愈,但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审核:徐佳怡项目审核:徐超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张学军.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10):-.
[2].WHO.Globalreportonpsoriasis[M].Switzerland:WHOPress,.
[3].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患者生存质量调研项目研究报告
MCC号CXO有效期-04-19,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